《四庫全書總目》詩話界義探析——兼論《總目》詩話作品分類問題

《四庫全書總目》詩話界義與作品分類析論

 

楊雅筑 *

前言

        《四庫全書》在清高宗乾隆三十八(1772)年開始編輯[1],於四十七年(1782)成書[2],高宗「特命紀昀等撰《四庫全書總目》,著錄三千四百五十八種,存目著錄六千七百八十八種,計一萬二百四十六種[3],《四庫全書》的纂修官在處理規模浩大的文獻整理工程之中,逐步寫成一部目錄學的專著,即高宗六十年(1795)完成的《四庫全書總目》(以下簡稱《總目》[4])。清代撰修《四庫全書》形成了三種有所區別的提要,而《總目》定稿於最後,擷取各書提要,編次考訂,最後送交總編纂官潤修而成[5],足見《總目》後出轉精,集合其它提要的精華。《總目》問世之後,受到當時與後世無數學者的重視和稱道,認為是「規模最宏大,體制最完善,編製最出色的一部目錄書[6]、「闡明學術,考鏡源流,成為中國古代最為重要的學術文化史[7],由此牽動日後認識文學作品的視野。

扣合《總目》與詩話一體所產生的研究,不可避免的前置作業是必須率先梳理《總目》對於詩話的界義,如此一來,方能掌握館臣心目中真正的詩話作品,從而推究出《總目》與詩話相關的各式論題。故此,筆者以「《四庫全書總目》詩話界義與作品分類析論」為題,展示《總目》對於詩話一體所抱持的觀念,進而探討其分類的原因。

壹、詩話的內容

        「詩話」一體,是中國詩歌繁榮之後所產生的文體[8],蔡鎮楚:「在中國詩話史上,自從歐陽脩首創詩話之體以後,詩話出現了長足之勢[9],自宋代開始,許多研究者與撰寫詩話的作者,都曾經對詩話的內容,提出各種詮釋。本節首先整理歷代言說的詩話內容,其次粑梳《總目》所認定的詩話內容,展示館臣的想法,及其與前後研究者的異同。

(一)歷代論述詩話內容的沿革

首創詩話一體的歐陽修(1007~1072),在《六一詩話》卷首載明「居士退居汝陰而集以資閒談也[10],可見詩話的的產生,是建立在「以資閑談」的概念上,所以寫作的態度是輕鬆而不甚嚴謹的,對於內容而言,也沒有精確的規定。直到北宋末許顗(約1128前後在世),對「詩話」的內容開始有比較清晰的論述,《彥周詩話》載:「詩話者,辨句法,備古今,記盛德,錄異事,正訛誤也[11],將詩話內容定義為明辨字詞句法的優劣,完備古今見解,記錄風教盛德和奇聞異事,並能訂證訛誤等。明胡應麟(1551~1620):「他如孟啟《本事》、盧瓌《抒情》,例以詩話文評附見集類,究其體製實小說者流也[12],指出孟棨《本事詩》等作品,雖然歸入集部詩話文評之類,但仍然與小說家者流十分相近。清代章學誠(1738~1801)將詩話的內容區分為「論詩及辭」與「論詩及事」二種[13],羅根澤亦云:「詩話有兩種作用,一為記事,一為評詩[14],但是「記事」和「評詩」二者有時也會相互重疊,所以郭紹虞也說:「詩話中間,則論詩可以及辭,也可以及事;而且更可以辭中及事,事中及辭[15],所謂「論詩及辭」,是指研究詩人詩作,以理論為主,劉德重、張寅彭曾經總結前人的說法,指出「論詩及辭」的內容可有「談理論」等五種方向。[16]而宋詩話多半是論事的內容占大多數,如同蔡鎮楚所言:「主要是沿著歐陽修所開拓的『以資閑談』的路線發展。詩話以論詩及事為主,屬於閑談隨筆者居其多數」[17]羅根澤提到記事和評詩的詩話,分別呈現不同的主軸:「記事貴實事求是,評詩貴闡發詩理;前者為客觀之記述,後者乃主觀之意見」[18]所謂「記事」的部分,可以與章學誠所謂「論詩及事」互相參證。劉德重、張寅彭總結「論詩及事」的內容,分為三點[19],可見「詩話」一體,從最初的「以資閑談」的作意,至今已發展為圍繞著詩歌展開,延伸出與詩歌相關的一切討論和記述。現今收錄宋詩話的書籍,以吳文治主編的《宋詩話全編》一套十冊,搜羅最為齊全,此書選取的標準非常廣泛:

搜羅已成書的詩話之外,遍及別集、隨筆、史書、類書等諸書中的詩歌理論、詩評、詩歌表現方法的研討、詩人事迹、重要詩篇本事,以至具有理論價值的詩語考辨與詩義疏證。[20]

可見其中的詩話內容,包含「詩歌理論」、「詩評」等六點,可與劉德重等人所界定的詩話內容互相參照。其中收錄原已單獨成書的詩話一百七十餘種,又新輯入散見的詩話四百餘萬字,近四百家原先無詩話輯本傳世的詩論家,從此列席詩話作家[21],可謂現今最完備的宋詩話輯本,被譽為是極富學術性、系統性、縝密性的出版書籍。[22]

(二)《總目》對詩話內容的規範

        自宋代開始,名為「詩話」的作品,在內容上多出現龐雜的取向。而四庫館臣在辨析這些複雜的作品時,也同時透露出詩話一體,必須兼具的內容,即考證、評論、記事與宗旨四項,館臣並且用這四個指標,進一步梳理詩話作品價值與文學地位的高低優劣。以下分述:

1.考證

劉德重、張寅彭等人,曾在論詩及辭的項目之中,提出「作考辨」一項,並說明此項即為:「對詩歌的創作背景、命題立意、典故出處、字句來歷以及所涉及的名物制、風土習俗等進行考證詮釋、辨誤糾謬,旁涉訓詁、校勘等[23],此說似是延續《彥周詩話》所謂「正訛誤」的內容規格。相同的,四庫館臣也力求詩話作品應該具備詳實的考證工夫,所以在提要的書寫之中,館臣經常性的提出作品之中考據的事例,並且加以評析。有時指出詩話作品考證的精到之處,諸如〈觀林詩話提要〉:「以《左傳》「小人之食」為「小人之羹」諸條,皆足以資考證,在宋人詩話之中,亦可謂之佳本矣」[24],這一段文字的論述,是根據吳聿《觀林詩話》:東坡詩有『饜小人羮』者,蓋用潁考叔之語:『小人有母,皆嘗小人之食矣,未嘗君之羮』,然初不云小人羮也。」吳聿引述蘇詩〈三月二十日開園三首之一〉[25],指出語句的典故出自於《左傳》隱公元年記潁考叔之語[26],然而《左傳》所記,並非使用「小人羹」三字,而蘇軾加以衍化,而行成詩句中的語辭。館臣以這一類的論述為例,肯定吳聿在考證上的貢獻,郭紹虞亦指出:「《四庫總目提要》於是書考證部分論述特詳,舉其長處亦正其疵誤,評斷甚允。蓋當時撰提要者,多偏於考據,故極為中肯。[27]四庫館臣用一千多字書寫〈觀林詩話提要〉,並且詳細舉出書中相關於考證的事例,引據了「小人之羹」等總共十六條的文獻[28],說明此書「足以資考證」的價值。雖然在這十六則之中,吳聿偶有考證上的失誤[29],而館臣不察,但是《總目》特別注重在詩話的考證內容,可以以此則為代表。

而館臣對於考證失當的書籍,也一一指摘其誤,諸如吳可《藏海詩話》,其中一則云:「曉天赤如霞者謂之『陰淪』,見《爾雅》[30],然而《爾雅》之中,並沒有記載任何與「陰淪」相關的語詞,故《總目.藏海詩話提要》指出:「訛『渝陰』為『陰淪』,併訛《廣雅》為《爾雅》,亦小有舛誤[31],是說吳可所謂「陰淪」一詞,應該是「渝陰」,此語見於《廣雅》,今本寫作「朝霞正陽渝隃陰沆」[32],可見吳可詩話中的記載,是為考證上的失誤。

除了讚美和糾謬考證事例之外,《總目》有時也採取直接用下斷語的方式,總結論述其人其書的考證功力,諸如《中山詩話.提要》:「攽在元祐諸人之中,學問最有根柢,其考證論議,可取者多,究非江湖末派鉤棘字句、以空談說詩者比也[33],將劉攽學問紮實,詩話中的考證甚為可取的特點,輕輕點明,並於宋季的江湖詩派做對比,提高劉攽考證論議的價值。又《二老堂詩話.提要》:「必大學問博洽,又熟於掌故,故所論多主於考證[34],此說並非針對書中的字句,論述考證的得失,而是描寫周必大(1126~1204)學問和特長,指出其詩話偏於考證的性質。

        不論是舉例說明詩話作品之中的考證,指陳優劣,或是用直接敘述的方式,表現作品或作者的考證事實,四庫館臣在提要之中,不停地標舉「考證」一事,這不但是清初治學態度的歸向,也間接說明「考證」實為詩話的重要內容之一。

2.評論

前已述及,《彥周詩話》之中詩話內容的首要項目,是為「辨句法」,也就是辨別詩歌語句的精粗不同。劉德重、張寅彭等人敘述「論詩及辭」內容中的「寓品評」,曾提出解說:「對前代或當代詩人詩作進行分析、評價,指出其風格、成就、地位及前後繼承關係、品第高低,比較優劣,標舉隽句,提出批評性或鑑賞性的意見等[35],同為「論詩及辭」的「講法式」則是:「對詩歌的格律、聲調、音韻、對偶、造語、用事等藝術技巧問題加以研討,提出一定的作詩法則或規範等[36],不論是「辨句法」、「寓品評」或是「講法式」,大約可以歸屬於詩話之中「評論」性質的文字。

針對詩話的作品,《總目》每每指出其中的評論,並且給予高下的分判,這一個書寫詩話提要的步驟,證明「評論」一事,在四庫館臣心中,也是詩話不可或缺的內容。而《總目》敘述詩話作品的評論時,也是經由舉證實例與直接陳述二種方式,推展出詩話作品的評論面貌。諸如〈石林詩話提要〉,四庫館臣首先敘述作者身世,並指出詩話中評論歐陽修、蘇軾二人共八條文獻,指責葉夢得論述失當,批評夢得以新黨黨人的身份,貶抑舊黨詩人,然而文末又話鋒一轉,提出:「然夢得詩文,實南北宋間之巨擘,其所評論,往往深中會,終非他家聽聲之見、隨人以為是非者比[37],館臣在嚴厲批評夢得作品之徫,又突然讚美夢得評詩論詩的功力,造成讀者閱讀感受的突兀和跳躍,這部分的原因,在本文最後一節將有論述。而館臣這樣的作法,也正好表現提要對於詩話中「評論」的介紹和闡釋手法,也就是舉例說明與直下斷語二者。

對於詩話中的評論文字,館臣不但指其優劣,也經常性地說明評論的特性,諸如:《總目.藏海詩話提要》:「其論詩每故作不了了語,似乎禪家機鋒,頗不免於習氣[38],提出吳可詩話之中,已有鮮明的「以禪論詩」的風情,而站在清代官修書籍編者的立場,館臣用「頗不免於習氣」之句,似是不太能夠認同這樣的論詩特色。

除了褒貶和指出特色之外,館臣有時也會提及作品在當時的影響力,表現其書在文學史和詩話史上的地位,諸如《總目.懷麓堂詩話提要》:「其論詩,主於法度音調,而極論剽竊摹擬之非,當時奉以為宗[39],也就是說李東陽的論詩方式,側重法度和音調的審核,並且痛斥剽竊摹擬的弊病,明初詩人多奉為規範的現象。

3.記事

        許顗所謂的「記盛德」和「錄異事」,章學誠所謂「論詩及事」,羅根澤所謂的「記事」,大致上屬於同一類。劉德重、張寅彭等人,將「論詩及事」分為「記述詩歌本事」、「記述詩人軼事」和「記述與詩有關的各種資聞及見聞」三種內容。[40]《總目》雖然認同詩話應該有記事的內容,但是對於所記之事與記事的態度,往往提出批評。例如《紫微詩話》:

余舊藏秦少游上正憲公投卷,張丈文潛題其後云:「余見少游投卷多矣,〈黃樓賦〉、〈哀鎛鐘文〉,卷卷有之,豈其得意之文歟?少游平生為文不多,而一一精好可傳,在嶺外亦時為文。此卷是投正憲公者,今藏居仁處。居仁好其文,出以示余,覽之令人愴恨。時大觀改元二月也。」[41]

此條記載秦觀(1049~1100)曾以這些文章進呈呂公著(1018~1089)閱覽的一篇文章,而後為呂本中1084~1145珍藏,文末有張耒(1054~1114)的題文,敘述張氏在呂本中處看見秦觀的文章,不勝愴然。館臣認為這樣的記事,完全和詩作無關,雖然呂本中、秦觀、張耒等人都是詩人,而此則可屬於「詩人軼事」,但是此條並非立定在詩歌的前題敘述,故〈紫微詩話提要〉:「秦觀〈黃樓賦〉諸條,頗及雜文[42],說明所記之事,並不符合詩話的規範。

        《總目》是為官修的書籍,「謹持繩墨,去取不敢不嚴[43],「聖朝彰善癉惡,悉準千秋之公論[44],「編錄遺文,以闡聖學明王道者為鋌,不以百氏雜學為重也[45],所以在論述上,不得以而排拒神怪諧謔、小說家者言,這樣的主張,在規範詩話記事的內容上,尤其明顯。諸如《韻語陽秋》載:

歐陽永叔素不信釋氏之説,如酬淨照師云:「佛説吾不學,勞師忽欵關,吾方仁義急,君且水雲閑。」酬惟悟師云:「子何獨吾慕,自忘夷其身」,韓子亦嘗謂:「收斂加冠巾」是也!既登二府,一日被病亟夢至一所,見十人冠冕環坐,一人云:「參政安得至此?宜速反。」公出門數步,復往問之曰:「公等豈非釋氏所謂十王者乎?」曰:「然!」因問:「世人飯僧造經,為亡人追福,果有益乎?」答云:「安得無益?」既寤,病良已,自是遂信佛法。文康公得之於陳去非,去非得之於公之孫恕,當不妄。[46]

詩話中記載歐陽修病重而見地府十王,夢醒後病癒而信佛之事,引來四庫館臣的批評:「其中如偏重釋氏,謂歐陽修夢見十王得知罪福,後亦信佛之類,則未免虛誣[47],認為這樣的記事方式,帶有濃厚的佛教意識,是一則近於虛誣的道聽塗說,於事實無補,可見得館臣在詩話記事的部分,特別要求合於史事,尤其不好宗教性質過高的文獻記錄。其它諸如〈彥周詩話提要〉:「其他雜以神怪夢幻,更不免體近小說」(卷一九五,頁5-224右上),〈中山詩話提要〉:「所載嘲謔之詞,尤為冗雜」(卷一九五,頁5-224右下),〈誠齋詩話提要〉:「此編題曰詩話,而論文之語,乃多於詩,又頗及諧謔雜事」(卷一九五,頁5-235右上),〈頤山詩話提要〉:「所載〈譏陳循詩〉、〈嘲裁傳奉官詩〉,亦皆近乎小說」(卷一九六,頁5-247右上),凡此種種皆是對於詩話所記之事與記事的態度,表現不以為然的意味。所以《總目》認定的詩話內容,雖然也圍繞著詩歌展開,但是在層次上,較不注重詩人軼事的記錄,雖然保有「論詩及事」的「記事」內容,但是要求此「事」不能僅僅談論詩人,而需有相應的詩作連結,並且在書寫上,以少涉神怪、避免諧謔為宜,這樣的規範,其實距離歐陽修「以資閑談」的創作用意,已經明顯出現不同的基調。

4.宗旨

        在近代學者的理解之中,詩話尚有「談理論」和「述體變」二種內容,所謂「談理論」是:「對詩歌創作和發展中帶有普遍性、規律性的問題從理論上加以探討和總結,提出自己的詩學主張和見解,以及不同的詩學觀點進行辯駁論爭[48],「述體變」則是:「對各種詩歌體制或詩歌流派的形式、發展、演變進行探究,溯源辨流,闡說它們在內容、形式各方面的特點及要求等[49],此二者雖然不曾在《總目》之中以「理論」和「體變」等名稱出現,但是館臣卻使用另一些語辭描述了詩話之中相似的內容,即為「本」、「宗旨」、「取法」等等字眼,並且將遵循傳統詩教、有益人心的觀點,特意標高,這也是館臣相異於其它詩話界義的重要特點。

〈歲寒堂詩話提要〉:「大旨尊李、杜而推陶、阮,始明言志之義,而終之以無邪之旨,可謂不詭於正者[50],《歲寒堂詩話》力主言志,終以無邪的要旨[51],所謂「言志之義」,是指真實的思想感情,「無邪之旨」,即為純正的內容主旨[52]。《歲寒堂詩話》因為力主言志和思無邪,受到館臣大力推崇,加上張戒認為唐諸臣吟詠楊妃的創作,多為無禮之作,僅杜甫〈哀江頭〉書寫楊太真之事,能準確地拿捏分寸,不以兒女情事為主軸,而是著眼於安史之亂的沉痛[53],所以館臣言:「其論唐諸臣詠楊太真事,皆為無禮,獨杜甫立言為得體,尤足維世教而正人心[54],可見詩話作品所透顯的意旨,若是站在維繫世教和導正人心基準上,其作品地位在《總目》的評論中,將會水漲船高。

《環溪詩話》是吳沆門人記述其師論詩之語,裒集而為詩話,此書也因為宗旨純正,而受到《總目》的稱許。書中以杜甫為一祖,李白、韓愈為二宗[55],四庫館臣謂:「取法終高,宗旨終正,在宋人詩話之中,不能不存備一家也[56],可見得詩話內容中的取法與宗旨二者,不但是《總目》介紹的重點,也是收存著錄的選擇標的。

        《總目》述及黃徹的詩話:「其論詩大抵以風教為本,不尚雕華。然徹本工詩,故能不失風人之旨,非務以語錄為宗,使比興之義都絕者也[57],指出黃徹論詩以《詩經》的風教為根本,主張樸實,不務雕飾詞藻,其旨在承續《國風》諷諫的作用,不以語錄記述為主要表現,而能展現比興的技巧。然而,郭紹虞對館臣的說法,並不十分贊同:

是書特點在以風教言詩,斯固然矣。“然以守正之過,至拘執不得詩人之意者,亦往往有之”,張宗泰所言正中其病。蓋砥節礪行是其所長,但拘執於道學家之見,全以封建道德之標準以論詩則難通矣。若從此點以推尊此書,適成為美化糟粕而已。[58]

郭氏說出了《總目》特重詩話宗旨的弊病。詩話一體,根源於談詩論詩而來,若是過於強烈地表彰封建道德意識,將會削弱作品審美能力的敘述,並且拘限詩人自由創作的意志,對於詩歌與詩話而言,這樣的桎梏,並不適當。是以郭紹虞明言,《總目》將「以風教為本」的特色,做為《溪詩話》的最重要的優點,這樣的作法,其實是揚其糟粕而棄其精華。

貳、詩話的體例

        所謂體例,意指著作編寫的格式或文章組成的形式。詩話雖然起始於「以資閑談」,但是四庫館臣仍然認為,在編輯和書寫的組成上,詩話應該儘量具備某些體例,如此一來,可使後人翻檢時,一目了然,便於考對考證,另一方面,也能將詩話與其它說部、筆記等類型區分清晰,獨立出此類文體的特性。故此,筆者以「與詩相涉」、「排纂先後」以及其它諸如「標目」之類的問題,分別說明四庫館臣所認定的詩話體例,其中「與詩相涉」的體例,是《總目》對所有詩話作品的廣泛要求,而排纂先後等體例,較針對詩話匯編或是詩話叢書作品。

(一)與詩相涉

歐陽修《六一詩話》,雖是「集以資閑談」之作,但是在體例上,確定了詩話必為與詩相涉的資料見聞、考證評述,自此以後,「詩話必與詩相涉」,是最為基本的體例。但詩話經常因為「以資閑談」的閑散態度,經常過於輕鬆不加揀擇,以致於出現溢出了基本範圍,而衍成「無詩之事」的記錄,《總目》認為這樣的作法,大大乖違詩話的體例。所以,如果作品是以「詩話」題名,或是被館臣認定為詩話作品,當其中參雜有「與詩無涉」的狀況時,《總目》往往加以抨擊。諸如〈續詩話提要〉:「惟梅堯臣病死一條,與詩無涉,乃載之此書,則不可解」[59],四庫館臣提到司馬光有詩話作品,名為《續詩話》,且另有筆記類的作品,是為《涑水記聞》,今收於《四庫全書》的子部小說家類,《續詩話》記載梅堯臣死前,面容光澤特甚,沈遘戲指韓欽勝的面色光盛,一如梅氏去逝前的情狀,韓欽勝隨後病歿,司馬光指責沈氏的戲謔,與「戲殺」無異。[60]此事確與詩歌渺不相涉,館臣並且記述,這樣的錯差應該司馬光同時寫作詩話與筆記,而誤植此條。

《總目.優古堂詩話提要》:其中蓬生麻中一條,蓄不吠之犬一條,韓退之全用《列子》文一條,韓退之學文而及道一條,定命論一條,富鄭公之言出元一條,寧人負我、勿我負人一條,皆兼論雜文,不專詩話。又手滑一條,應聲蟲一條,更詩文皆不相涉[61],吳幵的詩話之中,「蓬生麻中」一條,在辨別荀卿言「蓬生麻中」等語,出自曾子[62];「蓄不吠之犬」一條(頁275~276),說明東坡上神宗書「蓄犬以防姦」的典故出於《北史.宋遊傳》;「韓退之全用《列子》文」一條(頁280),考證退之〈襍說〉一文的典故出於《列子》,其餘四條亦然[63],全部與詩無涉,尤其「手滑」(頁268~269)和「應聲蟲」(頁272~273)二條,甚至於跟文章毫不相關,所以遭到館臣的批評。

《總目》視「與詩相涉」為詩話中最重要的體例,這個想法尚可見於〈後村詩話提要〉:「以至沈既濟駁《武后本紀》之類,泛及史事,皆與詩無涉,殊為例不純[64],名為詩話的作品,卻在書中摻雜與詩無關的史事記錄,這在館臣的看法中,是體例不純的表現。另一則〈漁洋詩話提要〉,館臣更明顯表示「與詩相涉」是為詩話的基本:

名為詩話,實兼說部之體,如記其兄士祜論焦竑字、徐潮論蟹價、汪琬跋其兄弟尺牘、冶源馮氏別業、天竺二僧詬誶、劉體仁倩人代畫,諸事皆與詩渺不相關。雖宋人詩話往往如是,終為曼衍旁文,有乖體例。[65]

四庫館臣敘述王士禎《漁洋詩話》一書,雖是以詩話題名,但兼有說部一類的記載,許多條文全然無關乎詩歌,雖然詩話從宋代開始,就經常性地溢出「與詩相涉」的範圍,,但是詩話之中夾雜非根源於詩歌的記載,終究不是正確的作法,乖違詩話一體最為基本的體例。

        因此「有事而無詩」,在館臣而言,是不被允許的。然而,「與詩相涉」的體例,也不能建立於單純記詩的方式上,否則僅有「詩」而無「話」、「有詩而無事」,同樣不是詩話作品純正的體例,而是有類於「總集」的作法,所以館臣書寫〈宋詩紀事提要〉:「鶚此書裒輯詩話,亦紀事為名,而多收無事之詩,全如總集;涉無詩之事,竟類說家,未免失於斷限[66],說明《宋詩紀事》這樣的詩話作品,體例上以作者繫詩、又以詩繫事,然而書中竟出現「無事之詩」,諸如宋徽宗〈題修竹士女圖〉、〈題芭蕉士女圖〉之類,又有「無詩之事」,諸如卷一轉引《庚溪詩話》載真宗篇詠事,若是全然記載無事之詩,則體例上是屬總集的性質,若是全記無詩之事,則與說部並無二致,此二者存在於詩話的書籍之中,紊亂了詩話特有的體例,而無法挺立出獨特的詩話文體樣貌。

(二)排纂先後

        詩話一體,通常是隨筆雜記談論詩歌的材料而成,所以一般個人的詩話,在編排上,並沒有將所記錄的資料,按照發生的時間次序記錄。歐陽修《六一詩話》,第一則是辨析李昉(925~996)〈永昌陵挽歌〉,第二則是記仁宗朝(1022~1063)有官效白樂天體詩句,第三則記事句書寫京師宴遊師,直至第六則,均是書寫宋代詩人詩事,至第七則忽而記唐.鄭谷(849~911)官至都官,而梅堯臣也官都官一事,第十則也寫到孟郊(751~814)、賈島(779~843)詩句,時序忽唐忽宋,並沒有一定的軌跡。其他一般性質的詩話專著,也多與《六一詩話》相同,不見排纂痕跡。

        然而對於詩話性質的叢書或是匯編,則必然要有一定的體例,排纂先後有序,可以循其軌跡。現今最早的詩話叢書,應為明代的楊成玉所編的《詩話》十卷[67],此書收集詩話十種,依次為劉攽(1023~1089)、歐陽修(1007~1072)、司馬光(1019~1086)、陳師道(1053~1101)、呂居仁(1084~1145)、周紫芝(1081~1155)、許顗(約1128前後在世)、張表臣(約1146前後在世)、葉夢得(1077~1148)、陳巖肖(約1151前後在世),除葉氏的生卒年略早於許顗之外,其它排序均按照作者年代編次。

        詩話匯編的作品甚多,形式各異,有綜合性質的詩話匯編,諸如宋.阮閱《詩話總龜》,書中自序提及此書是宣和五年(1123),阮閱官郴州時,取所藏諸家小史、別傳、雜記、野錄讀之,盡見前所未見者,故作《詩總》,亦名《詩話總龜》,分十卷組織一千四百餘事,二千四百餘詩。[68]宋.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》:「但以年代人物之先後次第纂集,則古今詩話,不待撿尋,已粲然畢陳於前[69],胡仔詩話的卷一、卷二均為「國風漢魏六朝」,卷三、卷四為「五柳先生」,卷五開始以唐代詩人為目,諸如「李謫仙」、「杜少陵」……等,而卷二十二,在「唐彥謙」和「王建」之間,夾雜「西崑體」一目,卷二十三又有「借對」、「半夜鐘」、「熟食清明」等目,所以是一種以時而序,以人為目,又以事類作為補充的排纂方式。四庫館臣比較二書:「閱書分類編輯,多立門目;此(苕溪漁隱叢話)則惟以作者時代為先後,能成家者列其名,瑣聞軼句則或附錄之,或類聚之,體例亦較為明晰[70],可見得館臣對於先後排列的方式,十分認同,論定這是一種較為明晰的體例。

        除了綜合性的詩話匯編之外,尚有專輯性的詩話匯編,有專收某人的詩話,諸如前已述及的《環溪詩話》;或專與某地相關的詩話,如明代郭子章的《豫章詩話》;又或專記某朝的詩話,如宋代計有功的《唐詩紀事》等。對於這些專輯性的詩話匯編,館臣也同樣希望能有編次上的排序,諸如元代陳秀民的《東坡詩話》,是專門收取諸家評論蘇詩的條文,裒為是書,四庫館臣云:「其排纂後先,既不以本詩之事類為次第,又不以原書之年代為次第,殊無體例[71],也就是說,陳秀明所編撰的詩話,並不以其中所談論的蘇詩年代,做為排序的標準,也不是以所引詩話的成書先後,做為編次,也就是說,在編排上完全沒有體例可言,而由是遭到館臣的批評。

 

(三)其它

阮閱《詩話總龜》,收唐至北宋詩話資料,分幼敏、知遇、稱賞……等四十六門歸類[72],「開創了分門別類輯集詩話的體制」[73],但館臣認為「分類瑣屑,頗有乖於體例[74],所以分類的繁簡,是為體例中重要的計較。〈詩人玉屑提要〉:「慶之書以格法分類,與仔書體例稍殊。其兼採齊己《風騷旨格》偽本,詭立句律之名,頗失簡擇[75],魏慶之的詩話,每一卷,各立有專門,諸如卷一有「詩辨」、「詩法」二門,卷二有「詩評」、「詩體」上下,卷三有「句法」、「唐人句法」、「宋朝警句」等等,每一門之下又分小目,如卷一「詩法」門,下有「晦庵謂胷中不可着一字世俗言語」、「晦庵抽闗啟鑰之論」、「誠齋翻案法」……等十四小目。整體而言,卷一至卷十一屬詩學理論,卷十二至二十,是為「品藻古今人物」,足見魏氏的詩話,在編排的體例上,具有自己的表現方式,但是「門目分得過多,分類標準也難以統一,未免又有細碎之嫌[76],加上句律之名的擬定,採自於偽本《風騷旨格》,所以遭到館臣的批評,可見得分類與標目,也是詩話匯編的重要體例。

同樣因為訂定條目遭到館臣抨擊的詩話作品,還有元末明初的《南溪詩話》,館臣謂「好標立名目,往往非其本書,如祖孝徵論沈約『崖傾護石髓』句,即題曰『祖孝徵詩話』之類,不一而足[77],《南溪詩話》一書,亦名《南筆錄群賢詩話》,此書在每一則詩話之前,都標立名目,有時是「東坡志林」、「紫微詩話」等屬於詩話的書籍,或是「歲暮行詩注」、「題劉景信詩」之類,呈現內容的標題,但文獻的出處,有時並非出自所標之目,諸如「祖珽評論沈約詩句」一條,標為「祖孝徵詩話」,此則文獻最早見於《顏氏家訓.文章》[78],而祖珽個人並沒有詩話作品傳世,據《南溪詩話》所載字句的相合度來看,應是編者轉引《詩人玉屑》卷七,而謬題為「祖孝徵詩話」,使得四庫館臣無法認同。蓋四庫館臣認為,書中所記「東坡志林」,蓋蘇軾之書,而「黃常之詩話」,乃黃徹,有《溪詩話》,皆是已付椊印行的成書,但祖珽論詩之語,或引自《顏氏家訓》、或引自《詩人玉屑》,所以應該以註明出處的方式記載,不然就以內容的大意另立標題,絕對不能以「祖孝徵詩話」立定標目,。

宋人詩話,傳者如林,大抵陳陳相因,輾轉援引[79],若是援引他書的說法而不加註明,將會使得文獻無法追根究柢,難以釐清本源。是以館臣對於詩話作品引自它書而不加註明的事例,語多針砭,諸如《總目.詩話類編提要》:「是編摭拾諸詩話,參以小說,裒合成書。議論則不著其姓名,事實則不著其時代,又不著出自何書。糅雜割裂,茫無體例」(卷一九七,詩文評類存目,頁5-272右下),《總目.冰川詩式提要》:「雜錄舊說,不著所出。又參以臆見,橫生名目,兼增以杜撰之體」(卷一九七,詩文評類存目,頁5-268左下),《總目.詩心珠會提要》:「其所徵引,皆不著所出,龐雜無緒」(卷一九七,詩文評類存目,頁5-269右下),凡此種種,皆可以看出,四庫館臣對於詩話作品分類、標目和註明出處的體例上,具備一定程度的要求。

參、《總目》對詩話作品的歸類

《總目》分為二百卷,分「經」、「史」、「子」、「集」四部,〈集部總敘〉言:「集部之目,楚辭最古,別集次之,總集次之,詩文評又晚出,詞曲則其閏餘也[80]乍看之下,最切合詩話作品的編類,應當是屬於「詩文評類」,但是利用今人的詩話定義,檢視《總目》所收錄的、相符詩話界義的宋代作品,所得的結果,常常溢出了「詩文評」這個分類,甚至歸屬於「經部」、「史部」、「子部」,可見,《四庫全書總目》自然有其分類的優先性,作品可能因為其它的性質,而壓低了詩話的特色,被分類到其它的屬性,諸如偏向《詩經》而歸類於「經部.詩類」、偏重訓詁而入「經部.小學類」、內容包融龐雜而入「子部.雜家類」…..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 相較於今人對於「詩話」內容與體例的規範,四庫館臣對於「詩話」的界義似乎範圍更狹窄,體例更嚴格。但是這樣在這樣狹窄而嚴格的規定之下,《總目》並不是以內容的符合與體例的完備,對詩話作品進行歸類。因此,《總目》的分類準則,出現了值得玩味的各種問題,諸如「詩話」和「雜記」的分野、「詩文評類」和子部的「雜家類」、「小說家類」的界線,這些設想在《總目》的歸類和分派表現,乍看之下,會出現無以名狀的設置。諸如:「詩文評類」收有〈珊瑚鉤詩話提要〉,其中言及:「宋人詩話之中,固與惠洪《冷齋夜話》在伯仲之間矣[81],可見得《珊瑚鉤詩話》與《冷齋夜話》都是「詩話」,但《珊瑚鉤詩話》列於「詩文評類」,《冷齋夜話》卻在子部的「雜家類」,這其中的分殊究竟為何?四庫館臣是以什麼樣的判準分辨作品?這正是本節所關心的問題。

尤其《總目》對於分類一事,抱持著極嚴肅的心態進行。在評論《述古堂書目》一書時,曾經對於其中的書籍分類大表不滿,因此,在提要之中逐一指證此書歸類上的錯謬:

其分隸諸書,尤舛謬顛倒,不可名狀……《容齋五筆》本說部,《群書歸正集》本儒家,《滄海遺珠》本總集,而入之類書。《詩律武庫》本類書,《滄浪吟卷》本別集,而入之詩話。《文章軌範》本總集,而入之詩文評。(《總目.述古堂書目提要》,卷八七,,頁2-796右上~右下)

可見「類書」、「別集」和「總集」與「詩話」及「詩文評類」是大不相容的,《述古堂書目》錯置群書,使得館臣評為是舛謬顛倒的分隸,可見《總目》對於書籍分類,自有詳盡的考量,不容紊亂。然而詩話的內容一直處在曖昧難明的狀態之中,近於說部,又不能歸入小說家;俾益於考證,又不列入雜史類;兼有議論,但不同於「經部.詩類」或「子部.雜家類」,那麼《總目》對於詩話作品的分類,如何進行,正是本節所探討的重心。

(一)經、史、子部與詩話的區隔

《總目.詩類序》:「論有可採,並錄存之,以消融數百年之門戸。至於鳥獸草木之名,訓詁聲音之學,皆事須考証,非可空談。今所採輯,則尊漢學者居多焉。(卷十五,頁1-320左下~1-321右上),也就是說「詩類」所收的作品,大柢是追究《詩經》而作,館臣在選擇出可資參考的作品著錄於《總目》,王夫之《詩經稗疏》,即為其中之一,館臣指出書中〈叶韻辨〉一篇,其中數則體近詩話,並非以《詩經》的議論為主,而兼涉詩歌品評和鑑賞的問題,故言:「〈叶韻辨〉一篇,持論明通,足解諸家之轇轕,惟贅以詩譯數條,體近詩話[82],而此書主旨,依然是圍繞《詩經》一書所展開的,故館臣仍然歸於「經部.詩類」。

《總目》通過區分類聚的方式,體現館臣對於作品的認知,這種方式在史部的編寫之中,意圖十分明顯,王記錄:

《總目》把史部分正史、編年、紀事本末、別史、雜史、詔令奏議、傳記、史鈔、載記、時令、地理、職官、政書、目錄、史評十五類,將所有史書全部納入這十五類中進行評論。每類中又根據具體情況再作分類,如傳記類著作又分聖賢、名人、總錄、雜錄、別錄五類。《總目》這樣做,決非僅僅是把歷代典籍按類划劃,便於編錄而已,它有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在裏面。[83]

是以,編帙分類,變成了言說作品特性的另一重指標,這樣的概念建立之後,可以深究「詩話」在史部作品提要之中,所關涉的論述。館臣云:「『正史』之名,見於《隋志》」[84]後晉.劉昫所撰的《舊唐書》,也是歸屬於「正史」一類,館臣認為此書:「長慶以後,本紀則詩話、書序、婚狀、獄詞委悉具書,語多支蔓[85],可見得館臣認為正史本紀的寫法,不應參雜詩話一類的文字,其中所提及的長慶(821~824)是唐穆宗的年號,《舊唐書.本紀》在長慶之後所參雜的詩話約有數則,是為「丁公著以詩勸君」一則[86],「文宗誦杜甫詩思復昇平事」一則[87],「文宗賦〈暮春喜雨詩〉」一則[88],「宣宗留心治世詩風熾盛」一則[89],全是與詩有關的記載,均與釐清史事的關鍵度並不高,故館臣認為此類敘述,併於本紀的書寫之中,呈現了支蔓龐雜的狀況。可以看出,館臣分辨詩話文體與正史書寫的苦心。

「載記類」是非中原正統國家的史書[90],宋.馬令《南唐書》(又名《馬氏南唐書》)亦為此類之屬。書中多載詩話,如李璟〈新竹詩〉事[91],李煜〈渡中江望石城泣下〉詩[92],鍾謨〈貽耀州將〉詩[93],均是在史實之中,雜夾詩歌本事以為敘述,這幾則文字,雖然也是記事的性質,但多是根據詩歌創作的,對於釐清詩歌的外緣理解有作用,但是沒有任何扭轉史事的議論或輔證,僅僅是提供論事及事的資料,所以館臣依然認為,此類文獻不宜置入載記類作品的書寫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 詩話界義在子部之中的呈現,多在雜家類與小說家類可一窺端倪。「雜家」一類,所涉甚廣,《總目.雜家類敘》:

雜之義廣,無所不包,班固所謂:「合儒,墨,兼名,法」也。變而得宜,於例爲善。今從其說,以立說者謂之「雜學」,辨證者謂之「雜考」,議論而兼敘述者謂之「雜說」,旁究物理臚陳纖瑣者謂之「雜品」,類輯舊文、塗兼眾軌者謂之「雜纂」,合刻諸書、不名一體者謂之「雜編」,凡六類。

然而《總目》對於雜家類的編帙,未曾按造序言說解的順序排列成雜家類一為「雜學」,雜家類二為「雜考」之類,而是「雜家類一」為「雜學」之屬,雜家類二與雜家類三為「雜考」之屬,雜家類四、五、六,均為「雜說」之屬,雜家類七,是為「雜品」、「雜纂」、「雜編」之屬。宋.朱翌(1097~1167)的《猗覺寮雜記》,對於詩文史事,詳於考證,備載典據,故歸於「子部.雜家類二」,也就是辨證性質的「雜考」之屬,館臣云:「此編上卷皆詩話,止於考證典據,而不評文字之工拙」(卷一一八,頁3-563左下,似是認為詩話的特性之中,不但要具備考證典據的內容,最好能夠兼及文字工拙的評論,而此書止於考證典據的作法,雖然仍為詩話內容的一部分,但缺乏評論文字工拙的能力,使此書詩話內容的價值偏低。

        「雜說」之屬,相關於詩話界義的說法較多,諸如宋.朱弁(1085~1144)《曲洧舊聞》一書,雖在《文獻通考》列為小說家[94],但是館臣認為:

今考其書惟有神怪諧謔數,不脫小說之體,其餘則多記當時祖宗盛德及諸名臣言行,而于王安石之變法,蔡京之紹述,分朋角立之故,言之尤詳。蓋意在申明北宋一代興衰治亂之由,深于史事有補,實非小説家流也。惟其中間及詩話、文評及諸考證,不名一格,不可目以雜史,故今改入之雜家類焉。(卷一二一,頁3-613左下~3-614右上

這則提要指出雜家、小說家與詩話的分野,館臣認為,書中帶有「於史事有補」的資料,即非小說家,而兼具詩話文評,又不能歸於雜史類,所以入雜家類的雜說之屬,表示「議論而兼敘述」的混雜特性。宋.羅大經(1195~1252?)《鶴林玉露》一書,「其書體例在詩話、語錄之間,詳於議論而略於考證」[95]所以歸於雜說一類,呈現其議論而兼敘述的性質,其中的議論敘述的部分,與詩相關者,即為詩話,與詩無關者,近乎語錄。宋代張端義《貴耳集》與《藏一話腴》亦是同樣的情況,而目為雜說之屬。

        宋代邵伯溫(1037~1134)、邵博(?)父子,分別著有《邵氏聞見錄》的「前錄」與「後錄」,館臣將二書歸入「史部.小說家類」,大柢因為是書「轉涉妖誣[96]、「參以神怪、俳諧[97]之故。然而館臣將二書相比,又出現了「然伯溫所記,多朝廷大政,可裨史傳[98]之語,《前錄》之可裨史傳,意同於《曲洧舊聞》「深于史事有補,實非小説家流[99]的性質,「參以神怪、俳諧」的成份,也近於《曲洧舊聞》:「神怪諧謔數,不脫小說之體[100]的狀況,應是館臣在雜家類與小說家類二者之間,方寸拿捏的差池,雖與「詩話」一體的界義無涉,但表現出館臣在歸類上,對於複雜難辨的作品,無法避免地會出現矛盾的立論與類聚。相同的矛盾出現在唐.范攄《雲溪友議》,此書歸入雜家類,館臣云:

然六十五條之中,詩話居十之八,大抵為孟棨《本事詩》所未載。逸篇瑣事,頗賴以傳。又以唐人說唐詩,耳目所接,終較後人為近,故考唐詩者,如計有功《紀事》諸書,往往據,之為證焉 。(總目.雲溪友議提要》,卷一四0,頁3-947右下~左下

此書詩話的成分近於八成,成為計有功《唐詩紀事》的重要材料,然而館臣卻將計氏之書,歸於詩文評類,而此書歸於雜家類,可見得詩話文評成分的高低,似乎不是館臣收入詩文評類的最高遵循原則,而僅僅是參考原則之一。《雲溪友議》不入於詩文評類,在提要之中的線索,僅僅能推測為「失於考證」、「毀譽失當」、「多無忌之談」,故不能目為詩文評的代表作品。相同的情況,在明.徐伯齡《蟫精雋》的作品提要之中更為明顯,此書亦歸於雜家類,館臣云:

是書雜採舊文,亦兼出己說,凡二百六十一條,大抵文評、詩話居十之九,論雜事者不及十之一。其體例略似孟棨《本事詩》。其多錄全篇,又略似劉壎《隱居通議》。其中猥瑣之談,或近於小說。(《總目.蟫精雋提要》,卷一二二,頁3-646右下

是書的內容有十分之九為詩話和文評,似應收入詩文評類,但「猥瑣之談,或近於小說」,表示了館臣不甚認同書中論詩論文的見解,故收入雜家類中的「雜說」,而不入詩文評類。

(二)詩文評類的收錄原則

        在一般的概念之中,詩話作品在《四庫全書總目》之中,最適合的分類,即為「詩文評類」,但前述子部的作品之中,某些書籍的詩話份量極高,卻無法歸入「詩文評類」,這樣的分類似乎可以看見,館臣對「詩文評」一類,其實不僅僅是作品分類的性質說明,也許有其更高的期許,甚至建立詩文評準則的企圖心在內。四庫館臣在〈詩文評類.敘〉中提到:

文章莫盛於兩漢,渾渾灝灝,文成法立,無格律之可拘。建安、黃初,體裁漸備,故論文之說出焉,《典論》其首也。其勒為一書、傳於今者,則斷自劉勰、鍾嶸。勰究文體之源流,而評其工拙;嶸第作者之甲乙,而溯厥師承:為例各殊。至皎然《詩式》,備陳法律;孟棨《本事詩》,旁採故實;劉攽《中山詩話》、歐陽修《六一詩話》,又體兼說部。後所論著,不出此五例中矣。宋、明兩代,均好為議論,所撰尤繁。雖宋人務求深解,多穿鑿之詞;明人喜作高談,多虛憍之論。然汰除糟粕,採擷菁英,每足以考證舊聞,觸發新意。《隋志》附總集之內,《唐書》以下,則於集部之末,別立此門。豈非以其討論瑕瑜,別裁真偽,博參廣考,亦有裨於文章歟?[101]

這段序言道出宋代詩話作品繁多,而富於議論,但有穿鑿附會之嫌,必需經過撿選,才能還原舊聞,萌生新意。之所以別立出詩文評類,是便於評比這些書中的資料真假、論述優劣,供後世參考。

        「詩文評」一類,所收的作品,並非詩話、文評的成份極高而歸類分派的,前述徐伯齡《蟫精雋》一書,詩話、文評的比例占全書十分之九,但入於雜家,而非詩文評類。可知書籍中論詩談詩的成份極高,在內容或體例上符合詩話規範的作品,並不一定選入詩文評類,館臣別立「詩文評」一類,其實在選錄作品之時,已然對書籍的價值,有高下分判。

        然而這些在《總目》之中,標舉為詩文評代表的詩話作品,其中難免有不盡館臣之意的內容和體例,這些小小缺點,附著在這些代表作之中,使得館臣有如茫刺在背,不吐不快,所以在《總目》卷一九五、一九六的詩話提要之中,館臣不厭其煩地辨證書中的考據失當、敘述錯差和體例不純的部分,生恐此類作品在《總目》被標示為佳作之後,其中的糟粕,將會積非成是,誤導後世讀者,於是,二卷詩文評類的提要之中,館臣幾乎在每一則詳細批駁其中的弊病和缺失,有時甚至忙於糾正,而僅在結尾處忽然說明此書仍然足以資鑑云云,令讀者有天外飛來一筆的感受,前述〈石林詩話提要〉即為一例,館臣批評葉夢得十六處「陰抑元祐諸人」的事例之後,突兀地以「夢得詩文,實南北宋間之巨擘。其所評論,往往深中窽會,終非他家聽聲之見,隨人以為是非者比[102]作結,又〈韻語陽秋提要〉,館臣說明此書虛誣、偏駁、附會等八種舛誤,最後忽言:「然大旨持論嚴正,其精確之處亦未可盡沒也[103],可見這些收入詩文評類的作品,不論是細部條文帶有多少錯謬,其整體價值,在館臣的心目中,仍然是足以為論詩典範,甚有可取之處的。

        《總目》既然將《蟫精雋》等,內容具備考證、評論、記事的作品,收於雜家類,且詩文評類多收「其例不純」、「不盡論詩語」的詩話作品,可見得具備考證、評論、記事的內容和完善的體例,並不一定能達到詩文評類的收錄標準,而是有深刻的考證、精闢的評論、詳實的記事,方能達到館臣的選入「詩文評類」的要求。是以具有優異考證特質的詩話作品,經常性位列詩文評一類品,館臣並在提要之中,出言稱許。諸如:「攽在元祐諸人之中,學問最有根柢,其考證論議,可取者多」(〈中山詩話提要〉,頁5-221右下)、「考王維詩中顛倒之字,亦頗有可採。略其所短,取其所長,未嘗不足備考證也(〈臨漢隱居詩話提要〉,頁5-222右下~左下)、「評論考證,亦多可取(〈藏海詩話提要〉,頁5-227右上),諸如此類的文字,都是在言說詩文評類詩話作品,考證方面的優異表現。

至於評論方面,前已述及,館臣有時以下斷語的方式,直接陳述,有時則以介紹性的方式,舉例說明。在詩文評類詩話作品之中,時見館臣對於其中的評論,予以褒揚,諸如:「顗議論多有根柢」(〈彥周詩話提要〉,頁5-224右上)、「其論黃庭堅用崑體工夫而造老杜渾成之地,尤為窺見深際,後來論黃詩者皆所未及」(〈風月堂詩話提要〉,頁5-227左上)、「其所見實在江湖諸人上,故沿波討源,頗能探索漢、魏、六朝、唐人舊法,於詩學多所發明(〈對床夜語提要〉,頁5-241右下~左下),由此可見,館臣已然將本身對於詩學的敘述、解釋和評論,視為可以駕馭歷代詩話作品的的判準,所以根據本身對許顗的看法,直下斷語,述其議論多有根柢;認同朱弁對黃庭堅詩歌創作論的詮說;將《對床夜話》和江湖諸人做高下不同的分判。所以〈詩文評類序〉中的「討論瑕瑜」,其實缺乏討論的空間,「別裁真偽」背後是清初詩學與官方論述的基調。

而記事一項,館臣則用記載完備、以資聞見、蒐輯之勞三種評語,表出詩文評類的詩話作品記事的殊勝之處,諸如:「然採摭繁富,五代軼聞瑣事,幾於搜括無餘,較之士禎原書,則賅備多矣」(〈五代詩話提要〉,頁5-254左上)、「軼事逸文,絡繹其間,頗足以資聞見」(〈娛書堂詩話提要〉,頁5-238右上)、「特錄存之,庶不沒其蒐輯之勤焉」(〈唐音癸籤提要〉,頁5-248右下),這也是〈詩文評類序〉所提出的「博參廣考,亦有裨於文章」的路線。但是,一如前文所述,記事的準則是包括著所記之事的正確性和書寫態度的嚴肅,涉及詩人軼事而不立足於詩歌、雜夾神怪小說之體、戲謔嘲諷之說,是不在《總目》「博參廣考」的範圍之內。

前已述及,「宗旨」一事,在詩文評類作品提要中,屢屢出現,幾成詩文評類的選取準則。一如前述《環溪詩話》,館臣述此書「取法終高,宗旨終正,在宋人詩話之中,不能不存備一家也[104],其它諸如《歲寒堂詩話》、《庚溪詩話》、《溪詩話》等書的提要[105],也同樣表現了宗旨純正等讚美之詞。館臣將詩話中,述體變與談理論的內容,模糊地囊括在宗旨純正的考量之中,成為選取詩文評類作品的指導原則,其最終的依歸,仍然是以官修書籍的道學面貌出現,尊奉維世教和正人心的規範,其「汰除糟粕,採擷菁英」的立定點,是背負政治壓力的使命而進行的。

結論

        本文探討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對於詩話的界義和作品分類的問題,在詩話界義的規範中,可以看出館臣承先啟後,認為詩話內容包括論詩及辭、論詩及事二大部分,於是在詩話作品的提要中,屢屢言說考證和評論二事。而對於記事的準則,卻因為官方論述的背景,強行加入「不涉神怪小說家者言」和「不涉戲謔嘲笑」之語二個條件。尤其館臣以自己的詩學理解與政治政策的需求,對於談理論和述體變的內容,規範成宗旨取法的價值分判,使得詩話界義在內容上,受到前所未有的禁錮。在體例方面,館臣逆轉歐陽修「以資閑談」的寫作用意,不認同詩話中摻夾與詩無涉的條文,並且對於叢書與匯編的體例,提出排纂先後、分類、標目與註明出處等等不同的要求。

        在詩話的分類問題中,《總目》相當程度地反應了己身對於分類的判準,指出詩話一體,與「經部.詩類」的不同在於「詩類」專門論述與《詩經》的種種見解,而詩話卻是關涉詩歌,而不僅止於《詩經》的種種論述。館臣並指出史部「正史類」、「載記類」作品,其中的書寫不應該夾雜詩話類型的文字,三種類別應該截然分疏。

尤其,館臣別立「詩文評」一類,其實帶有相當性的理論建立和價值分判,《總目》將裨益於詩文評論的作品,收歸詩文評類,其選取和分派之間,充滿了陳述己意和服務政治教條的潛台詞。詩文評類的詩話作品,在某程度上,反應了考證詳實、評論中肯、記事態度嚴謹等等的優點,所以館臣將少涉評論而偏於考據的作品,歸入雜家類的雜考,將作品中充斥神怪諧謔之說的作品,歸入「小說家類」,而不入於詩文評類,然而,《總目》對作品內容紛繁的書籍,仍然有分類的矛盾和盲點。可以確定的是,歸於詩文評類的詩話作品,也許不是因為本身的考據能力最為頂尖,亦或評論的精深宏觀,而是作品中所敘述的理論,談論的體變,能切中館臣的心意,明顯地表現了清初官方論述所喜好的宗旨與取法,而成為《總目》之中,詩話的代表之作。

是以,閱讀《總目》對於詩話作品的介紹,雖然能了解作品基礎常識與記事評詩的特色,但是必須審慎注意的事,《總目》本身詩學觀與官修政策的介入,否則,正如郭紹虞所言,適揚其糟粕而棄其精華,使得文學作品的審美思考、價值分判的自由,大大受限。

參考書目

書籍

()張楫,《廣雅》,收於《文淵閣四庫全書》冊221,臺北,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3

()杜預注、()孔潁達疏,《春秋左傳正義》,《十三經注疏》本,臺北,藝文印書館,200112月初版14

(南朝宋)劉義慶編、(南朝梁)劉孝標箋注,《世說新語箋疏》,臺北,華正書局,1984

(北齊)顏之推撰、王利器點校,《顏氏家訓集解》,上海,古籍出版社,1980

()房玄齡等撰,《晉書》,臺北,鼎文書局,1975

()司馬光,《續詩話》,收入《歷代詩話》,臺北,藝文印書館,19919

()朱熹,《朱子語類》,北京,中華書局,1994

()吳可,《藏海詩話》,收入《宋詩話全編》冊4,南京,江蘇古籍出版社,1998

()吳幵,《優古堂詩話》,收入《續歷代詩話.上》,臺北,藝文印書館,19836

()吳沆,《環溪詩話》,收入《宋詩話全編》冊3,南京,江蘇古籍出版社,1998

()呂本中,《紫微詩話》,收入《歷代詩話》,臺北,藝文印書館,19919

()宋敏求,《宋大詔令集》 (全二冊),臺北,鼎文書局,19729

()阮閱,《詩話總龜》,收入《宋詩話全編》冊2,南京,江蘇古籍出版社,1998

()邵伯溫,《邵氏聞見錄》,北京,中華書局,1997122

()邵溫,《邵氏聞見後錄》,北京,中華書局,1997122

()姚寬,《西溪叢語》,北京,中華書局1997122

()胡仔,《苕溪漁隱叢話》,收入《宋詩話全編》冊6,南京,江蘇古籍出版社,1998

 ()馬令,《南唐書》,收於《文淵閣四庫全書》冊464,臺北,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3

()張戒,《歲寒堂詩話》,收入《續歷代詩話.上》,臺北,藝文印書館,19836

()張表臣,《珊瑚鉤詩話》,收入《歷代詩話》,臺北,藝文印書館,19919

()許顗,《彥周詩話》,收入《歷代詩話》,臺北,藝文印書館,19919

()葉夢得,《石林詩話》,收入《歷代詩話》,臺北,藝文印書館,19919

()葛立方,《韻語陽秋》,收入《歷代詩話》,臺北,藝文印書館,19919

()趙汝愚編、北京大學中國古史研究中心校點整理,《宋朝諸臣奏議》 (全二冊),上海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912

()劉攽,《中山詩話》,收入《歷代詩話》,臺北,藝文印書館,19919

()歐陽修,《六一詩話》,收入《歷代詩話》,臺北,藝文印書館,19919

()魏慶之,《詩人玉屑》,臺北:世界書局,19669月再版

()羅大經、王瑞來點校,《鶴林玉露》,北京,中華書局,1983

()蘇軾,《東坡全集》,收於《文淵閣四庫全書》冊1107~1108,臺北,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3

()脫脫,《宋史》,臺北,鼎文書局,19789

()馬端臨,《文獻通考》,收於《文淵閣四庫全書》冊610~616,臺北,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3

()胡應麟,《少室山房筆叢》,收於《文淵閣四庫全書》冊886,臺北,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3

()何文煥,《歷代詩話》,臺北,藝文印書館,199195

()永瑢、紀昀等,《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》,臺北,臺灣商務印書館,20012月,初版2

()章學誠,《文史通義》,臺北,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,20029

()青木正兒著,鄭樑生、張仁青譯,《中國文學思想史》,臺灣,開明書局,197710

丁福保,《續歷代詩話》(全二冊),臺北,藝文印書館,19836

王樹楷,《四庫全書簡論》,臺北,臺灣商務印書館,19748

司馬朝軍,《《四庫全書總目》研究》,北京,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200412

石惠美,《《四庫薈要》與《四庫全書》集部著錄書版本比較研究》,中國文化大學1997年中文所碩士論文

任松如,《四庫全書答問》,四川,巴蜀書社,19881

余嘉錫,《四庫提要辨證》,昆明,雲南人民出版社,200411

吳文治,《宋詩話全編》,南京,江蘇古籍出版社,1998

吳哲夫,《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》,臺北,國立故宮博物院,19906

李裕民,《四庫提要訂誤》,北京,書目文獻出版社,199010

周裕鍇,《宋代詩學通論》,四川,巴蜀書社,19971

周積明,《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》,北京,中國青年出版社,2001

胡玉縉,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》,臺北,木鐸出版社,19818

崔富章,《四庫提要補正》,杭州,杭州大學出版社,19844

張書才主編,《纂修四庫全書檔案》,上海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77

張高評,《宋詩綜論叢編》,高雄,麗文出版社,199310

張舜徽,《四庫提要敘講疏》,臺北,臺灣學生書局,20023

張葆全,《詩話和詞話》,臺北,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,19841

梁啟超,《清代學術概論》,臺北,臺灣商務印書館,20051

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,《兩岸四庫學》,臺北:臺灣學生書局,19989

郭伯恭,《四庫全書纂修考》,臺北,臺灣商務印書館,19677

郭紹虞,《宋詩話考》,臺北,學海出版社,19809

郭紹虞,《宋詩話輯佚》,臺北,華正出版社,198112

陳寅恪,《金明館叢稿二編》,臺北,里仁書局,1959

黃培青,《歲寒堂詩話研究》,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,2000

黃愛平,《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》,北京,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19891

楊家駱,《四庫全書概述》,臺北,中國辭典館復館籌備處,196810

葉樹聲、許有才,《清代文獻學簡論》,合肥,安徽大學出版社,20041

漆俠,《宋學的發展和演變》,石家庄,河北人民出版社,20044

趙爾巽等撰,《清史稿》,臺北,鼎文書局,1981

劉德重、張寅彭,《詩話概說》,臺北,學海出版社,199312

蔡鎮楚,《中國詩話史》,長沙,湖南文藝出版社,19885

鄧國軍,《宋詩話考論——以江西詩派、反江西詩派詩話為中心》,四川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,20033

羅根澤,《中國文學批評史》,臺北,學海出版社,19789

顧易生、蔣凡、劉明今,《宋金元文學批評史》(全二冊),上海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66

龔詩堯,《《四庫全書總目》之文學批評研究》,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,2000

龔顯宗,《歷朝詩話析探》,高雄,復文圖書出版社,19907

 

單篇論文

王重民,〈論《四庫全書總目》〉,收於《中國目錄學史論叢》,北京,中華書局,198412月,頁225~253 

王記錄,〈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史學批評的特點〉,史學史研究,1999年第4期,頁41~49

王頌梅、葉永芳,〈四庫提要詩文評類之文學觀〉,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第7期,19815月,頁19~24

司馬朝軍,〈殿本《四庫全書總目》與庫本是要之比較〉,圖書館理論與實踐,2005年第2期,頁61~63

司馬朝軍、王文暉,〈試論《四庫全書總目》的考據準則〉,圖書情報知識,20043月,頁25~27

史麗君,〈淺析《四庫全書總目》的考據——以史部提要為中心〉,圖書與情報,200502期,頁74~78

白貴,〈“詩文評”五種模式與詩話之關係淺說〉,內蒙古社會科學,20041月,第25卷第1期,頁89~91

朱野坪,〈古代文學理論研究領域的跨世紀基礎工程——評江蘇古籍出版版《宋詩話全編》〉,江海學刋,199903期,頁191~192

吳承學,〈論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在詩文評研究史上的貢獻〉,文學評論,1998年第6期,頁130~139

吳哲夫,〈四庫全書補正工作回顧與前瞻〉,故宮學術季刊第16卷第1期,1998年秋季號,頁1~17、左1

吳哲夫,〈四庫全書館臣處理叢書方法之研究〉,故宮學術季刊第17卷第2期,199912月,頁17~40、左2

吳麗珠,〈從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看紀昀的小說觀〉,國文天地第19卷第4期,20039月,頁67~72

李杰,〈90年代《四庫全書總目》研究論文綜述〉,學術月刊,2001年第6期,頁109~112

汪受寬,〈《四庫全書》研究的回顧與思考〉,史學史研究,200501期,頁62~66

車行健,〈紀昀與「四庫全書總目」的關係〉,歷史月刊第127期,19988月,頁120~122

周彥文,〈四庫全書總目〉,書目季刊第33卷第1期,19996月,頁15~27

周彥文,〈論提要的客觀性、主觀性與導引性〉,書目季刊第39卷第3期,200512月,頁23~38

周積明,〈《四庫全書總目》批評方法論〉,歷史研究,1988年第5期(總第195期),頁74~85

周積明,〈「四庫全書總目」文化價值重估〉,書目季刋第31卷第3期,19976月,頁14~20

周積明,〈乾嘉時期的漢宋之“不爭”與“相爭” ——以《四庫全書總目》為觀察中心〉,清史研究,200404期,頁1~18

昌彼得,〈「四庫學」的展望〉,書目季刊第32卷第1期,19986月,頁1~4

昌彼得,〈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考〉,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35期,198412月,頁161~170

昌彼得,〈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考〉,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35期,198412月,頁161~170

林美秀,〈張戒《歲寒堂詩話》的文體觀念及其有關問題〉,高雄工商專校學報,第24期,199412月,頁1~26

胡元玲,〈余嘉錫「四庫提要辨證」探析〉,書目季刊第35卷第1期,20016月,頁13~21

胡楚生,〈「四庫提要補正」與「四庫提要辨證」〉,南洋大學學報第89期,1975年,頁110~121  

夏長樸,〈《四庫全書總目》與漢宋之學的關係〉,故宮學術季刊第23卷第2期,2005年冬季號,頁83~128205

夏翠軍,〈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小說類探析〉,山東圖書館季刊,2004年第1期,頁60~62

孫微,〈《四庫全書總目》所體現的杜詩學〉,杜甫研究學刊,2003年第1期,頁57~61

涂謝權,〈論《四庫全書總目》文學批評的經世價值取向〉,貴州師範大學報(社會科學版)2002年第3(總第116),頁65~69

崔富章,〈《四庫提要》補正〉,古籍整理與研究 1988年第2期(總第3期),頁112~118

崔富章,〈二十世紀四庫學研究之誤區——以「四庫全書總目」為例〉,書目季刊第36卷第1期,20026月,頁1~19

張健,〈「詩話總龜」中所展示的詩學評論〉,國立編譯館館刊,第3012期合刊,200112月,頁189~226

張健,〈「韻語陽秋」研究〉,漢學研究,第17卷第2期(總第34期),199912月,頁249~276

張雙英,〈論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》的編纂方法及其寓義〉,中華學苑,第45期,19953月,頁367~410

張麗珠,〈紀昀反宋學的思想意義——以《四庫提要》與《閱微草堂筆記》為觀察線索〉,漢學研究第20卷第1(40)20026月,頁253~276

郭伯恭,〈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考〉,收於《中國圖書文獻學論集》,臺北,明文書局,198611月,頁135~155 

陳曉華,〈《四庫全書》三種提要之比較〉,首都師範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2005年第3期,頁61~65

曾聖益,〈從「四庫全書總目‧詩文評類」看中國詩文論著之特性()〉,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2卷第2期,199512月,頁67~75

曾聖益,〈從「四庫全書總目‧詩文評類」看中國詩文論著之特性()〉,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2卷第3期,19963月,頁48~53

黃端陽,〈歐陽脩「六一詩話」研究〉,東方人文學誌,第2卷第3 20039月,頁77~92

黃瓊誼,〈淺論紀昀的文學觀——以四庫提要與簡明目錄為中心〉,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0卷第2期,199112月,頁157~188

楊有山,〈論《四庫全書總目》的文體研究〉,南陽師範學院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,20026月,第1卷第3期,頁44~46

楊有山,〈試論《四庫全書總目》的文學批評觀念〉,江漢論壇,2003年第4期,頁107~109

楊有山,論《四庫全書總目》的文學史研究〉,信陽師範學院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20038月,第23卷第4期,頁95~97

楊果霖,〈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著錄「內府藏本」研究〉,醒吾學報29期,20056月,頁73~90

楊晉龍,〈「四庫學」研究的反思〉,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,19943月,頁349~394

廖棟樑,〈「四庫全書總目‧詩文評類序」對文學批評的認識〉,輔仁國文學報第9期,19936月,頁109~131

趙榮蔚,〈論《珊瑚鉤詩話》的文學批評特色〉,鹽城師範學院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22卷第3期,20028月,頁30~34

劉漢屏,〈略論《四庫提要》與四庫分纂稿的異同和清代漢宋學之爭〉,歷史教學,1979年第7期,頁40~44

劉德重,〈宋代詩話與江西詩派〉,上海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1996年第6期,頁15~22

鄭明暲,〈論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的文學批評學〉,唐都學刊,2005年第3期,頁94~97

鄭禮炬,〈清初四庫館臣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〉,江西社會科學,200407期,頁219~225

鄧國軍、王發國,〈《許顗詩話‧解題》等誤漏舉正〉,西南民族學院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,總第23卷第8期,20028月,頁143~146

蕭淳鏵,〈「詩人玉屑」評論人物部份的體例、編排及資料選擇〉,大陸雜誌,第97卷第4期, 199810月,頁27~38

 

 

 



*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

[1] 趙爾巽等撰:《清史稿》(臺北:鼎文書局,1981),頁494。本文所引此書,均據此版本,為行文簡潔,其後引用,僅在文末註明頁數,不另註明版本。

[2]《清史稿》,頁521

[3]《清史稿》,頁4264

[4] 根據崔富章的考證:乾隆時期的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傳本,各本的卷首均題「欽定四庫全書總目」,僅浙本的扉頁又題「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」的字樣,此後的流傳和刊印,加上「提要」二字為書籍題名的多集中於二十世紀前期約二十餘年之間。參見崔富章:〈二十世紀四庫學研究之誤區——以「四庫全書總目」為例〉,書目季刊第36卷第1期,20026月,頁2~3。《四庫全書》完成之時,所收圖書均在書前置有「提要」一篇,乾隆四十三年所選輯的《四庫全書薈要》亦同,除此之外,許多纂修官亦書寫《四庫提要》的分纂稿,故本文簡稱《總目》,一方面還原最初的題名,一方面避免與「書前提要」和分纂稿相互混淆。

[5] 陳曉華:〈《四庫全書》三種提要之比較〉(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,2005年第3),頁61~62

[6] 林時民:〈紀昀與「史通削繁」——以史學批評為中心的探討〉(《臺灣師大歷史學報》第30期,20026),頁61

[7] 司馬朝軍:《四庫全書總目研究‧引言》(北京: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,200412),頁1

[8] 張葆全:「詩話是一種漫話詩壇軼事、品評詩人詩作、談論詩歌作法、探討詩歌源流的著作。它是在詩歌高度繁榮的基礎上產生的。」參見《詩話和詞話》(臺北: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,19841),頁1;蔡鎮楚:「詩話之體不僅植根於詩歌國度的土壤之中,孕育於古典詩論和筆記小說的母體之內,而且也是中國古代文學評論專門化的產物,是“宋人言詩”的豐碩之果,是歐陽修及其文學集團努力奮鬥的必然結果。」參見《中國詩話史》(長沙:湖南文藝出版社,19885),頁38

[9] 蔡鎮楚:《中國詩話史》,頁37

[10]【宋】歐陽修:《六一詩話》(收於【清】何文煥:《歷代詩話》,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919月),頁156右上。

[11]【宋】許顗:《彥周詩話》,(收入【清】何文煥:《歷代詩話》,臺北,藝文印書館,19919),頁221右上。

[12]【明】胡應麟:《少室山房筆叢正集》((收於《文淵閣四庫全書》冊886,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3年),卷十三,頁886-305右下。

[13]【清】章學誠:《文史通義‧詩話》(臺北: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,20029),頁559

[14] 羅根澤:《中國文學批評史》(臺北:學海出版社,19789),頁305

[15] 郭紹虞:《宋詩話輯佚‧序》(臺北:華正出版社,198112),頁2

[16] 劉德重、張寅彭:「1.談理論:對詩歌創作和發展中帶有普遍性、規律性的問題從理論上加以探討和總結,提出自己的詩學主張和見解,以及不同的詩學觀點進行辯駁論爭等。2.寓品評:對前代或當代詩人詩作進行分析、評價,指出其風格、成就、地位及前後繼承關係、品第高低,比較優劣,標舉隽句,提出批評性或鑑賞性的意見等。3.述體變:對各種詩歌體制或詩歌流派的形式、發展、演變進行探究,溯源辨流,闡說它們在內容、形式各方面的特點及要求等。4.講法式:對詩歌的格律、聲調、音韻、對偶、造語、用事等藝術技巧問題加以研討,提出一定的作詩法則或規範等。5.作考辨:對詩歌的創作背景、命題立意、典故出處、字句來歷以及所涉及的名物制、風土習俗等進行考證詮釋、辨誤糾謬,旁涉訓詁、校勘等。」《詩話概說》(臺北:學海出版社,1993),頁5~6

[17] 蔡鎮楚:《中國詩話史》,頁50

[18] 羅根澤:《中國文學批評史》(臺北:學海出版社,19789),頁305

[19] 劉德重、張寅彭:「1.記述詩歌本事,2.記述詩人軼事,3.記述與詩有關的各種資料及見聞等。」《詩話概說》(臺北:學海出版社1993),頁6

[20] 羅宗強:《宋詩話全編‧序》(收於吳文治主編:《宋詩話全編》,南京:江蘇古籍出版社,1998),頁7。本章所引《宋詩話全編》均據此版本,為求行文簡潔,故其後所引,僅註明編者與頁數,其餘不另註出。

[21] 吳文治:《宋詩話全編‧前言》,頁1

[22] 朱野坪:〈古代文學理論研究領域的跨世紀基礎工程——評江蘇古籍出版版《宋詩話全編》〉(江海學刋,199903),頁191~192

[23] 《詩話概說》,頁6

[24]【清】永瑢、紀昀等: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(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,20012月,初版2)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〈觀林詩話提要〉,頁5-231右下。本文所引此書,均據此版本,為行文簡潔,其後引用,簡稱《總目》,並且僅在文末註明卷期、頁數,不另註出版本。

[25]【宋】蘇軾:〈三月二十日開園三首之一〉,全詩為:「雪髯霜鬢語傖獰,澹蕩園林取次行。要識將軍不凡意,從來祇啜小人羮。」參見《東坡全集》(收入《文淵閣四庫全書》冊1107~1108,臺北:商務印書館,1983年),卷二二,頁1107-324左下~1107-325右上。

[26] 【晉】杜預注、【唐】孔潁達疏:《春秋左傳正義》(《十三經注疏》本,臺北:藝文印書館,200112月初版十四刷),卷二,頁37右下。

[27] 郭紹虞:《宋詩話考》(臺北:學海出版社,19809),頁72

[28] 是為:引郭義恭《廣志》證陸龜蒙詩「蕙炷」字,引尉遲樞《南楚新聞》證僧詩氈根字,引《隋書禮志》證古詩「長跪問故夫」句,引許慎《說文》證衣亦可名不借,不獨草屢,引《南史邱仲字傳》,證唐詩半夜鐘,引《宋書》證吳融誤用虞嘯事,引《世說新語》庾亮事證著屐登樓,引元結自序證歐陽修、黃庭堅誤讀笭箵字,引潘岳《西征賦》證晁錯之錯可讀七各切,引江淹《雜擬》詩證《東觀奏記》誤稱沈約,引顧愔《新羅圖記》證松五粒非五鬣,引《歌錄》,證《殷芸小說》誤解蜻蛚,引《西京雜記》駁賀鑄詞誤用玉硯生冰,以及駁蘇軾誤以白居易〈除夜詩〉為〈寒食詩〉,以長桑君為倉公,以《左傳》「小人之食」為「小人之羹」共十六則。

[29] 諸如:館臣云:「引《宋書》證吳融誤用虞嘯事」,是指《觀林詩話》:「吳融云:『嘯父知機先憶季鷹無事已思鱸』,按虞嘯父為宋武帝侍中,帝從容問曰:『卿在門下,初不聞有獻替。』嘯父家富,春近海湄,帝望其意氣。對曰:『天時尚暖,魚蝦鮓未可致,尋當有所上獻。』帝撫掌大笑。謂為知機可乎?將子華别有所據乎?」吳融(?~903),字子華,唐越州山陰人,龍紀元年(889)登進士第,至翰林學士承旨,户部侍郎知制誥,《新唐書》卷二零三有傳。虞嘯父,東晉時人,生卒年不詳,嘗為征東將軍,會稽内史,為孝武帝所喜愛,義羲年間去職,卒於家,《晉書》卷七六有傳。詩話中所記,為吳融〈渡漢江初嘗鯿魚有作〉詩,詩中「嘯父知機先憶」,似乎將虞嘯父當作是聰明機穎的人,然而就吳聿所讀文獻記載,事實並非如此,所以吳聿在詩話中質疑,指出吳融難道有別的憑據嗎?筆者案:吳聿所引,應出自《世說》,參見【南朝宋】劉義慶編、劉孝標箋注:《世說新語箋疏》(臺北:華正書局,1984年),紕漏第三十四,頁914~915。而《晉書》全引《世說》之說,參見【唐】房玄齡等撰:《晉書》(臺北:鼎文書局,1975年),卷七六,頁2014。然而吳聿錯將「孝武帝」(晉孝武帝),記為「宋武帝」,導致館臣誤《晉書》為《宋書》。今觀《宋書》所記虞嘯父事,僅於卷五四〈孔靖傳〉中略有提及,均與知機或魚無涉,可知吳聿並非引自《宋書》,應是引《晉書》而誤記帝名。

[30]【宋】吳可:《藏海詩話》(收入吳文治主編:《宋詩話全編》冊四,南京:江蘇古籍出版社,1998),頁5545

[31]《總目.藏海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26左下。

[32]【魏】張楫:《廣雅》,(收於《文淵閣四庫全書》冊221,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3),卷九,頁221-459右下。

[33] 《總目.中山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21右下。

[34] 《總目.二老堂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頁5-234左下。

[35] 《詩話概說》,頁5

[36] 《詩話概說》,頁5

[37] 《總目.石林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26頁下。

[38] 《總目.藏海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26左下。

[39] 《總目.懷麓堂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六,詩文評類,頁5-246左上。

[40] 《詩話概說》,頁6

[41] 【宋】呂本中:《紫微詩話》(收入【清】何文煥:《歷代詩話》,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919),頁217左下~218右上。

[42] 《總目.紫微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24右下。

[43] 《四庫全書總目.凡例》,卷首三,頁1-38右上。

[44] 《四庫全書總目.凡例》,卷首三,頁1-39右上。

[45] 《四庫全書總目.凡例》,卷首三,頁1-39左下。

[46] 【宋】葛立方:《韻語陽秋》(收入【清】何文煥:《歷代詩話》,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919),卷十二,頁363左下~364右上。

[47] 《總目.韻語陽秋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29右上。

[48] 《詩話概說》,頁5

[49] 《詩話概說》,頁5

[50] 《總目.歲寒堂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28右上~左上。

[51] 【宋】張戒:《歲寒堂詩話》:「〈詩序〉有云:『詩者志之所之也,在心為志,發言為詩,情動于中而形于言。』其正少,其邪多,孔子刪《詩》,取其思無邪者而已。自建安七子、六朝、有唐及近世諸人思無邪者,惟陶淵明、杜子美耳。餘皆不免落邪思也。」(收於丁福保:《續歷代詩話.上》,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83年6月) ,卷上,頁561。

[52] 《詩話概說》,頁67

[53] 【宋】張戒:《歲寒堂詩話》:「楊太真事唐人吟詠至多,然類皆無禮。太真配至尊,豈可以兒女語黷之耶?惟杜子美則不然,〈哀江頭〉云:『昭陽殿裏第一人,同輦隨君侍君側』,不待云『嬌侍夜』、『醉和春』,而太真之専寵可知,不待云『玉容』、『梨花』,而太真之絶色可想也。至于言一時行樂事,不斥言太真,而但言輦前才人,此意尤不可及。如云:『翻身向天仰射雲,一笑正墜雙飛翼』,不待云『緩歌慢舞凝絲竹,盡日君王看不足』,而一時行樂可喜事,筆端畫出,宛在目前。『江水江花豈終極』,不待云『比翼鳥』、『連理枝』、『此恨綿綿無盡期』,而無窮之恨,〈黍離〉麥秀之悲,寄于言外。題云〈哀江頭〉,乃子美在賊中時,潛行曲江,覩江水江花,哀思而作。其詞婉而雅,其意微而有禮,真可謂得詩人之旨者。(收於丁福保:《續歷代詩話.上》,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83年6月) ,卷上,頁550~551。

[54] 《總目.歲寒堂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28右上~左上。

[55]【宋】吳沆:「環溪仲兄嘗從容謂:『古今詩人既多,各是其是,何者為正?』環溪云:『若論詩之好,則好者固多,若論詩之正,則古今惟有三人,所謂一祖二宗,杜甫、李白、韓愈是已。』」參見《環溪詩話》(收入吳文治主編:《宋詩話全編》冊3,南京:江蘇古籍出版社,1998),頁4343

[56] 《總目.環溪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33右上。

[57] 《總目.溪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六,詩文評類,頁5-229左下。

[58] 郭紹虞:《宋詩話考》,頁66~67

[59] 《總目.續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21右上。

[60] 【宋】司馬光:《續詩話》,收於《歷代詩話》,頁163左上~右下。

[61] 《總目.優古堂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23左上~右下。

[62] 【宋】吳幵:《優古堂詩話》,收於《續歷代詩話》,頁275。其後所引《優古堂詩話》,皆據此版本,故僅在文末註出頁數,不另作註。

[63] 「韓退之學文而及道」一條,頁294;「定命論」一條,頁295;「寧人負我無我負人」一條,頁299;「富鄭公之言出於元璹」一條,頁297

[64] 《總目.後村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37左上~右下。

[65] 《總目.漁洋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六,詩文評類,頁249右下~左下。

[66] 《總目.宋詩紀事提要》,卷一九六,詩文評類,頁5-252右下。

[67] 參見張葆全:「最早的詩話叢書是明代楊成玉所編《詩話》。」《詩話和詞話》(臺北:萬卷樓圖書公司,19841),頁120

[68]【宋】阮閱:《詩話總龜.序》(收於吳文治主編:《宋詩話全編》冊2,南京: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),頁1435

[69]【宋】胡仔:《苕溪漁隱叢話.序》(收於吳文治主編:《宋詩話全編》冊6,南京: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),頁3516

[70] 《總目.苕溪漁隱叢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33左上

[71] 《總目.東坡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七,詩文評類存目,頁5-262左下~5-263右上。

[72]【宋】阮閱:《詩話總龜.序》,頁1435

[73] 《詩話概說》,頁100

[74] 《總目.詩話總龜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23左下。

[75] 《總目.詩人玉屑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36右下。

[76] 《詩話概說》,頁107

[77] 《總目.南溪詩話提史》,卷一九七,詩文評類存目,頁5-263右下。

[78] 【北齊】顏之推撰、王利器點校:《顏氏家訓集解》(上海:古籍出版社,1980),頁253

[79] 《總目.浩然齋雅談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40左下~5-241右上。

[80] 《四庫全書總目‧集部總敘》,頁4-1右下。

[81] 《總目‧珊瑚鉤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頁5-226右上。

[82] 《總目‧詩經稗疏提要》,卷十六,經部.詩類,頁1-349左下。

[83] 王記錄:〈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史學批評的特點〉(史學史研究,1999年第4),頁41

[84] 《總目.正史類序》,卷四五,頁2-2右下。

[85] 《總目.舊唐書提要》卷四六,頁2-30右上。

[86]「上觀雜伎樂於麟德殿,歡甚,顧謂給事中丁公著曰:『此聞外間公卿士庶時為歡宴,蓋時和民安,甚慰予心。』公著對曰:『誠有此事。然臣之愚見,風俗如此,亦不足嘉。百司庶務,漸恐勞煩聖慮。』上曰:『何至於是?』對曰:『夫賓宴之禮,務達誠敬,不繼以淫。故詩人美樂且有儀,譏其屢舞。前代名士,良辰宴聚,或清談賦詩,投壺雅歌,以杯酌獻酬,不至於亂。國家自天寶已後,風俗奢靡,宴席以諠譁沉湎為樂。而居重位、秉大權者,優雜倨肆於公吏之間,曾無愧恥。公私相效,漸以成俗,由是物務多廢。獨聖心求理,安得不勞宸慮乎!陛下宜頒訓令,禁其過差,則天下幸甚。』時上荒于酒樂,公著因對諷之,頗深嘉納。」【後晉】劉煦:《舊唐書.穆宗本紀》(臺北:鼎文出版社,年月),卷十六,頁485~486

[87]「上好為詩,每誦杜甫〈曲江行〉云:『江頭宮殿鎖千門,細柳新蒲為誰綠?』乃知天寶已前,曲江四岸皆有行宮臺殿、百司廨署,思復昇平故事,故為樓殿以壯之。」《舊唐書.文宗本紀》,卷十七,頁561

[88]「庚申,幸龍首池,觀內人賽雨,因賦〈暮春喜雨詩〉。」《舊唐書.文宗本紀》,卷十七,頁564

[89]「帝雅好儒士,留心貢舉.有時微行人間,採聽輿論,以觀選士之得失。每山池曲宴,學士詩什屬和,公卿出鎮,亦賦詩餞行。凡對臣僚,肅然拱揖,鮮有輕易之言。」《舊唐書.宣宗本紀》,卷十八,頁617

[90] 《總目.載記類敘》:「五馬南浮,中原雲擾,偏方割據,各設史官,其事迹亦不容泯滅,故阮孝緒作《七錄》,僞史立焉,《隋志》改稱霸史,《文獻通考》則兼用二名……曰『霸』、曰『僞』,皆非其實也。案《後漢書.班固傳》稱撰平林、新市、公孫述事爲『載記』,《史通》亦稱平林,下江諸人,《東觀》列爲『載記』,又《晉書》附叙十六國亦云『載記』,是實立乎中朝以叙述列國之名」,卷六六,頁2-423左下~2-423右下。

[91]【宋】馬令:「嗣主諱璟,字伯玉,初名景通,烈祖元子也。美容止,器宇高邁,性寛仁有文學,甫十歳,吟〈新竹詩〉云:『棲鳯枝梢猶軟弱,化龍形狀已依稀。』人皆奇之。」《南唐書》(收於《文淵閣四庫全書》冊464,臺北,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3),卷二,頁464-255右上。

[92] 《南唐書》,卷五,頁464-273左上~右下。「煜舉族冐雨乘舟,百司官屬僅千艘。煜渡中江,望石城泣下,自賦詩云:『江南江北舊家鄉,三十年來夢一場。吳苑宫闈今冷落,廣陵臺殿已荒凉。雲籠遠岫愁千片,雨打歸舟淚萬行。兄弟四人三百口,不堪閑坐細思量。』至汴口登普光寺,擎拳讚念久之,散施緡帛甚眾。」

[93] 《南唐書》,卷十九,頁646-336左上。「既而江南拒命,世宗大怒,誅晟,及舘中二百餘人同死,獨赦謨,以為耀州司馬。謨在耀州以詩貽其州將,其略云:『翩翩歸盡塞垣鴻,殷殷驚開蟄户蟲。渭北離愁春色裏,江南家事戰塵中。』」

[94]【元】馬端臨:《文獻通考》(收於《文淵閣四庫全書》冊610~616,臺北,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3),卷二一七,頁614-576右下。

[95] 《總目.鶴林玉露提要》,卷一二一,子部.雜家類,頁3-630左上。

[96] 《總目.聞見前錄提要》,卷一四一,子部.雜家類,頁3-977右上。

[97] 《總目.聞見後錄提要》,卷一四一,子部.雜家類,頁3-978右下。

[98] 《總目.聞見後錄提要》,卷一四一,子部.雜家類,頁3-978右下。

[99] 《總目.曲洧舊聞提要》,卷一二一,子部.雜家類,頁3-614右上。

[100]《總目.曲洧舊聞提要》,卷一二一,子部.雜家類,頁3-613左下。

[101]《總目.詩文評類序》,卷一九五,頁5-215左下。

[102]《總目.石林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頁5-226右下。

[103]《總目.韻語陽秋提要》,卷一九五,頁5-229左上。

[104]《總目.環溪詩話提要》,卷一九五,詩文評類,頁5-233右上。

[105]歲寒堂詩話提要〉:「大旨尊李、杜而推陶、阮,始明言志之義,而終之以無邪之旨,可謂不詭於正者」、「足維世教而正人心,頁5-228右上~左上。庚溪詩話提要〉:「大旨不詭於正」,〈溪詩話提要〉:「然徹本工詩,故能不失風人之旨。